1、TFT-LCD:成熟稳定的基础方案
TFT-LCD成像原理,图片来源睿维视
成熟度高:占据汽车抬头显示HUD 6成以上的份额,技术积累深厚,供应链完善。
成本低:硬件设计简单,PGU价格仅为其他方案的1/3至1/2。
适配性强:适用于后装与前装市场,灵活性高。
光效低:光源利用率低,亮度与对比度不足,强光下易模糊。
偏振光问题:佩戴太阳镜时显示效果受影响。
体积限制:需复杂光学结构应对阳光倒灌,难以实现大视场角。
高亮度与对比度:亮度可达15,000 cd/m²,对比度显著优于TFT。
抗光干扰强:非偏振光设计,佩戴太阳镜不影响显示。
支持复杂光学设计:适配光波导与全息AR-HUD,扩展性强。
分辨率与对比度:支持4K甚至8K分辨率,对比度接近DLP(目前业界普遍实现1500:1以上)。
国产化优势:芯片供应商多元化(如芯视元、奇景光电),供应链韧性更强。
体积紧凑:0.69英寸芯片即可实现3.1英寸TFT的显示效果。
上汽飞凡关于LCoS方案AR HUD的光路简介
光效低:LCOS反射偏振光,如果用LED光源的话,光效会直接减半,所以未来需要搭配高成本激光光源提升亮度,车规级激光厂商稀缺。
散斑问题:激光光源易产生干涉斑点,需额外光学设计减轻。
南阳利达光电LCoS技术结构图
体积与功耗:光学引擎简化,体积仅为DLP的1/3,功耗降低30%。
色域与对比度:色域覆盖150% NTSC,超高对比度高达7000:1,并无光窗效应。
无固定焦距:不需要对投影表面进行焦距调整。这意味着投影画面可以清晰地投射到任意表面,不受表面形状和距离的影响。
散斑与畸变:激光相干性导致图像斑点,扫描边缘易产生几何形变。
分辨率与成本:高分辨会导致成本上升
温度敏感性:激光器输出功率易受温漂影响,车规认证难度大。
性能天花板:亮度可达10,000尼特以上,对比度可突破1000,000:1,寿命长达10万小时以上。
响应速度:纳秒级响应,无动态模糊,适合高速场景。
小尺寸与低功耗:据马瑞利 AL 数据,与 DLP 大灯相比,Micro-LED 大灯可减少 30W 电耗、占用空间下降 30%、重量减少 1kg。
量产瓶颈:巨量转移技术尚未成熟,良率低导致成本极高。供应链成熟度也低。